http://scholars.ntou.edu.tw/handle/123456789/9721
Title: | Age, Growth and Mortality of the Goldlined Seabream Rhabdosargus sarba in Waters off Southwestern Taiwan | Authors: | Yu-Yung Shyh Shyh-Bin Wang Kwang-Ming Liu Shoou-Jean Joung |
Issue Date: | 1-Jul-2019 | Journal Volume: | 73 | Journal Issue: | 3 | Source: | Pacific Science | Abstract: | 海洋塑膠垃圾的污染在近年受到相當的關注;這些塑膠可能捕獲、纏繞、窒息或殺死海洋動物,其中”被遺棄、遺失或丟棄的漁具”,或所謂的幽靈漁具又特別的致命。該漁具因持續不斷的捕漁,但漁獲卻無法為人所用,故形成幽靈漁業的現象。幽靈漁具可能對敏感棲地產生衝擊,也可以透過纏繞而威脅海洋生物生存。幽靈漁具產生的可能原因包括人為破壞、惡劣天候、碰觸海底礁石、漁民作業疏失、與其他漁具衝突、船隻經過割斷浮標與故意丟棄…等。這些漁具一旦遺失將對海洋環境、物種保育、人類健康、旅遊、地區經濟等產生多重層面的影響。本文以臺灣北部蟹籠漁業為例,探討該漁業漁具遺失量及其經濟損失,並評估其潛在幽靈漁業的影響。結果發現在台灣西北漁場作業的蟹籠船,其籠具遺失量與遺失率四季有所不同,並以秋季為最高。而西北海域與北部沿岸作業船隊每船年總計籠具平均遺失量分別為2,899與1761個,約佔其年產值的5%,而遺失籠具所可能造成的幽靈漁業損失可達年捕獲量的5-22%或6-27%。西北船隊的主要遺失肇因在春秋冬季皆為漁具衝突(49-53%),但在夏季則為作業疏失所致;而衝突對象77%為中國大陸拖網船,23%為臺灣拖網船。但沿岸船隊籠具遺失肇因的前三名則分別為船隻經過纏繞(28%)、漁具衝突(27%)與惡劣天候(19%)。針對台灣北部蟹籠漁業所得結果,本文提出:依漁業特性研擬因應對策,清除現有幽靈漁具讓棲地重生,建構完善的漁具遺失通報與回收處理系統,以及研究與教育宣導等並重的倡議,做為台灣未來施行籠具漁業管理之重要參考依據。 |
URI: | http://scholars.ntou.edu.tw/handle/123456789/9721 | ISSN: | 0030-8870 | DOI: |
Appears in Collections: | 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 |
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,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,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.